[摘要]人总要找点事情做,让自己忙起来,忙起来才知道生活不易,才明白平时的忧伤都是矫情。 以下是关于《兰亭集序中情感变化句子》的说说句子。兰亭集序中情感变化句子1...
关于兰亭集序中情感变化句子(推荐30条)的内容,下面是详细的介绍。
《兰亭集序》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行书作品,文中充满了作者对人生、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。以下是从《兰亭集序》中挑选出的30条情感变化句子:
1. “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。”——表达了人生短暂,世事无常的感慨。
2. 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。”——曾经的欢愉瞬间成为过去,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哀愁。
3. “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”——后人看待今人,就像今人看待昔人,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相对性。
4. “悲夫!寓形宇内复几时?曷不委心任去留?”——悲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,不愿随心所欲地离去。
5. 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——认清生死为一瞬,把长寿和短命看得像虚幻和妄想一样。
6. “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——有时因寄托情怀,不拘束于尘世间的礼法。
7. “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——虽然没有繁复的音乐相伴,但一杯酒、一首诗也足以畅快表达内心的幽情。
8. “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”——天气晴朗,风和日丽,抬头仰望宇宙的广阔,低头审视大千世界的纷繁。
9. “天不老,情难绝;岁不寒,松柏寿。”——时间不会老去,情感难以断绝;岁月不会枯竭,松柏依然长寿。
10. 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”——对天愿作比翼双飞的鸟儿,在地上愿做连理枝头的花朵,表达了至死不渝的爱情。
11. “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”——面对着他们的文章我为之悲叹感伤,也不能清楚地说明我的心意。
12. 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”——每当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,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,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,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。
13. 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。”——过去感到欣慰的事,顷刻之间变为陈旧的事物了。
14. 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!”——仍然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,况且寿命长短,听凭造化,最后归结于消灭!
15. “岂不痛哉!”——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!
16. 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”——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,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,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,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。
17. “天不老,情难绝;岁不寒,松柏寿。”——上天不会老去,情感难以断绝;岁月不会枯竭,松柏依然长寿。
18. “死生亦大矣,岂不痛哉!”——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,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!
19. “每与君登高望远,意气风发,忘却尘俗之事。”——每次与我一同登高远望天地,心情豪迈,忘记了尘世的烦心琐事。
20. “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”——天空寥廓,觉宇宙无垠;欢乐逝尽,悲哀袭来,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。
21. “怀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籽。”——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,或者拄着拐杖除去杂草。
22. “或遇物显,或多或少,胡能觉?”——或者遇到事物显明,或多或少,怎能觉察到?
23. 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。”——以前感到欣慰的事,顷刻之间变为陈旧的事物了。
24. “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”——后人看待今人,就像今人看待昔人。
25. 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——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,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。
26. “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”——后世的读者,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。
27. “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”——天气晴朗,和风习习,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,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。
28. “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——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,但喝着酒作着诗,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。
29. 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——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,俯瞰那众山,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。
30. “天不老,情难绝;岁不寒,松柏寿。”——上天不会老去,情感难以断绝;岁月不会枯竭,松柏依然长寿。
以上句子均体现了王羲之在《兰亭集序》中对人生、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及情感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