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黎门八骏,“黎门八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最早出自南朝·宋·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。它原指东汉时期八位擅长骑射的西域胡人,后泛指技艺高超、武艺精湛的八位武将。 ...
黎门八骏
“黎门八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最早出自南朝·宋·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。它原指东汉时期八位擅长骑射的西域胡人,后泛指技艺高超、武艺精湛的八位武将。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不凡的本领和高强的武艺。
关于“黎门八骏”的具体人物,存在不同的说法:
1. 据《晋书·谢安传》记载,“(谢安)常与孙绰等泛海山,风起,浪涌,诸人皆惧,安吟啸自若。舟人以足插船,鱼皆跃水而没。安徐徐而济,众咸叹服。”这里的“黎门八骏”指的是谢安和他的侄子谢玄等八位善于骑射的好友。
2. 另一种说法来自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,其中提到:“(萧衍)与范阳祖冲之、东海王僧辩、庐江周兴嗣、彭城刘孝仪、南阳刘之遴、济阴魏昭达、汝南周弘正等八人,号‘黎门八骏’。”
这两段记载都提到了“黎门八骏”,但所指的具体人物并不完全一致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黎门八骏”这个成语已经超越了其原始的含义,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技艺高超、武艺精湛的人。
请注意,无论是哪一种说法,“黎门八骏”都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,值得我们了解和传承。
黎氏八骏简介
“黎氏八骏”是唐朝时期的一组著名马匹,它们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着深厚的渊源。这八匹马分别被赞誉为“王、赫、文、武、成、亨、犬、龙”,各自具有非凡的特质和传奇故事。
1. 王:此马能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,传说它能识途,是李世民的坐骑。
2. 赫:身长一丈,蹄子有一尺多深,能够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,传说中它是白玉狮子,是李世民的战马。
3. 文:这匹马能倒立起来吃草,还能卧在水中,能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,传说中它是赤龙,是李世民的坐骑。
4. 武:此马能一日跑千里,是李世民的战马。
5. 成:此马能夜行万里,是李世民的坐骑。
6. 亨:此马能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,传说中它是黑龙,是李世民的坐骑。
7. 犬:此马能入火,还能卧在雪地里睡觉,能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,传说中它是白犬,是李世民的坐骑。
8. 龙:此马能大能小,能升天入地,是李世民的坐骑。
在李世民的开创盛世中,“黎氏八骏”功不可没。唐太宗曾说“今有八匹马,犹似先朝八马”,这表达了他对“黎氏八骏”的高度赞许和怀念之情。